赵燕辉 男,广西师范大学外语系毕业,南宁市三中,中学英语特级教师,南宁市外语学会副理事长,广西外语学会常务理事,南宁市首批学科带头人,南宁市B类人才导师,南宁市级优秀教师,南宁市优秀共产党员,南宁市先进教研组长。在教学工作中逐渐形成自己的“英语整体教学与交际相结合”的教学法,在省级以上刊物上发表论文多篇,获“创新”杯全国中小学论文二等奖,主编、编写中学英语语教辅教材10多套。
记者:老师当年是什么时候进入师大学习的?
赵:我是1965年进去,1970年离开。读了一年书以后文革就开始了,1969年复了一下课,但是也不完全,中间就是文化革命了,写大字报、串联这些事情。
记者:您当年的校园生活是什么样的?
赵:我们学英语的早上起来读读书,早上读晚上也读。当
记者:您当年毕业后是直接到三中工作吗?
赵:我当时是在北流镇中工作,在那边也做过班主任,在北流师范也工作过。
记者:您现在带几个班?
赵:两个班,都带高三。
记者:这届学生高考成绩怎么样?
赵:今年考的还不错,比二中考得好,但是今年玉林高中比较好,柳州高中也好,农村的孩子比较苦读,城里的孩子没有那么苦读。我们最多星期天补补课,星期六放他们在家里面自己学,这里学习的时间明显比农村高中的要少,学生刻苦学成绩就会高,不学是不可能的,不过,聪明的人到处都会有的。
记者:在师大里面给您影响较大的是什么?
赵:比较敢于思考吧,在大学里的年轻人敢于做事情,认准的事情就要认认真真做下去,不要太浮,要扎扎实实的做事情。这通过学
记者:那您当年的理想是什么呢?
赵:我们当年一进学校以后,学校就给我们进行专业化教育——就是要有比较稳定的专业思想,要当好老师,要树立一辈子当老师的思想。我当时就想当一个好的英语老师,但是没有想到要当特级教师,因为当时还没有提到这个问题。做好老师以后,如果还有能力的话可以做一些其他业余的事情,编一些英语书,译一些英语著作,但主要职责是当老师,把老师当好你才能够写好东西。老师都当不好,人家不会要你写,你的水平不够,人家是不会要你的,所以规划人生这一点是很重要的。
记者;那您是怎样按照您的规划去一步一步的落实?
赵:在大学要毕业了就思考一下,怎么样能当好一个老师。到学校里面一开始当教研组长,当时教四个班的英语,又当班主任。在当班主任这一块我肯定要做好,要接触好学生,因为当时还年轻,才二十二三岁,刚毕业出来,和同学生的关系很好的。你要做好你的工作必须首先要爱学生,爱你的工作对象,这个很重要,如果没有爱心,什么都做不成。你都不喜欢它,肯定不愿意去做,你要把工作做好,教好,就要把业务补上来。因为文化革命,我们没有安排好学习,后来我们靠自己学习,进修等等,把这个业务也补上了。一边工作,一边必须自己要努力去学,一边把努力学的东西要落实到工作中去,反过来在学生的要求下又提高你的工作效率和学习能力。因为在大学里面老师不可能教你怎么去做,要靠自己去悟,老师教给你知识的层面,在工作中怎么体现的更好,要靠你自己的发挥,靠你自己的悟性,靠你自己的实践。所以我很主张工作一定要在实践中来提高,通过提高来指导你的实践,因为教育就是一个实践,做其他工作也是这样。通过实践,做了以后才能发现问题,发现问题再去学习、提高,再去做,才会不断的前进。教育的问题是人生一辈子的事,现在我们还在不断地学习,知识要更新,不是讲要与时俱进么,一定要更新观念,不然你就不容易赶得上时代,就会被时代淘汰。多看一些报纸,多关心一些周围的事情,这样才能够同时代合拍。
记者:
赵:做了几年以后我又到了柳州。当时我爱人在资源三江教书,后来我就去三江工作了一段时间,我是八几年调到三中来的。当时是通过高考评卷,同三中的老师熟悉了,知道三中缺人,他们就问想不想来,我说来啊。然后就马上来试教,当时出来是很难的,因为在四十八个老、少、边、山、穷县按照政策是不给调出来的,要留在基层工作。当时三中比较需要人,也需要英语老师,我又是外语系的,比较符合条件。那边的党委经过研究,把手续办出来了,把档案调到这里来了,就是这样。在三中呢,它创造了一个平台,有一个更高的平台给你发展,在县里面毕竟层次比较低一些,面没有那么广。在三中,学生的水平比较高,是南宁市筛选过的,所以对老师要求也比较高,你要辅导、指导学生,从高一到高三,经过高考的复习、做题等等各方面的磨练,水平提高得很快。你不想提高都不行,学生问你问题,你不会怎么行?还有进修的机会,你也可以去,根据这个平台的要求补充自己的一些东西。
记者:您感觉,现在的大学生与您当年那个时代的学生相比,各有什么特点呢?
赵:当时我们比较单纯。我们六十年代的学生对党,对毛主席是绝对忠诚的,因为当时很迷信,从一出生父母亲、学校的教育就讲毛主席怎么好,怎么有恩情,你们要报恩。有那种比较朴素的报恩的思想感情,所以从来没有怀疑过毛主席讲的话不对,从来没有怀疑过共产党做的事不对的。像你们这一辈的学生呢,思想就比较活跃,因为接受文化是多元的,很多事情不是老师讲了就信了,靠自己去摸索,按道理,像你们这一代人,思想这么活跃,应该更创新一些。
记者:听说您三个孩子都是大学生,您在教育他们的过程中是怎么做的呢?
赵:应该是靠三中吧。在学习上面互相影响,家庭教育是很重要的,影响到孩子们的学习倾向。一个人的学习,只要他形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那是很厉害的。像我的孩子,大年初一他都到教室里去看书,我也没喊他去,高考前那个寒假,他们都到教室里去看书。经过自己苦读,经过自己努力得来的成果,肯定是最珍贵的,孩子的学习习惯除了父母影响之外,还是要老师、同学和环境的影响。
记者:都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个老师,那您是怎么言传身教的呢?
赵:我们做好工作就是对他们言传身教了,我们认真,他们也就认真了,做一件事情认认真真去做,他学会这个办法,自己就会努力去做。
记者:您与孩子是以怎样的身份相处呢?家长式的,朋友式的,还是什么?
赵:应该是朋友式的,不要居高临下。像父母训斥他们就不好了,我们也带他们去玩,像上大学以后,出去旅游,我们都鼓励他们去。不要总是待在家里面,那样对他们成长是不好的,有机会多让他们到外面去增长增长见识,开拓一下视野。还有读书,到图书馆去借阅,后来有计算机以后,我们很快就给他们提供这种条件。
记者:当他们遇到比较重大的决定时,你们是怎么处理的?
赵:我们主要是引导。比如孩子学文科,还是理科,将来想做什么,你比较适合做什么?我们都是引导他们去做决定。
记者:师母也谈谈,您是怎么教育孩子的?
师母:也没有什么特别的,主要是他们自己观察多一些。小孩的教育主要是从小,我们当时也比较艰苦,也没有钱买玩具给他们玩(每月四十几块钱),也就是连环画、书(《中国少年》)这种买给他们,他们也看得津津有味。
记者:在启蒙教育这一块您也是花费不少心思吧?
师母:那肯定有。
赵:但没有像现在这样刻意、很认真的写好教案去做啊!
师母:有很多都是他们自己去发展,我们不强迫他,长大一点,我们就培养他们独立做事的能力,只要他们能够自己做的都叫他们自己做。(三四岁就开始自己洗碗)
记者:在孩子不同的时期您的教育是否也随之变化呢?
赵:是呀。小孩大了以后,我们基本上都不要怎么去做了,他们上初中以后,主要是老师同学的影响,他们自己也很自觉。我们作为三中的老师都比较忙,他们很理解,就是觉得父母亲那么辛苦,所以他们自己就拼命地学,不增加父母的负担,他们都非常自觉,这也给我们减轻了很多负担。
记者:在这么漫长的成长过程中,他们有没有让人操心的时候呢?
赵:基本上没有。基本上没有打骂过他们,骂可能会骂过他,但没有动手打过,因为他非常自觉。
记者:听说
师母:我们在大学是不可以谈恋爱的。当时他是团支书,我是宣传委员,还有一个同学是组织委员,我们三个是很好的同学,一个团支部就是三个人,我们经常在一起讨论工作,后来毕业以后我们才在一起。
赵:以前没有现在那么自由,思想也比较禁锢、保守一点。
记者:有这样的感情经历,那在孩子的感情问题上你们是什么样的态度?
师母:我们由他,不然小孩子逆反,但是在学习的阶段我们是不准他们谈恋爱的。
记者:您三个孩子都很优秀,您的学生也很优秀,那您在教学这方面您有什么独到之处么?
赵:学生很优秀!独到讲不上,我和他们的关系比较融洽,放开给他们学,发挥他们的因素,我不是很严,但是碰到一些问题我还是很严格。在一般小问题上我不是很注重的,不管死,让他们自由发挥。
记者:那师母的严格是怎样一种严格呢?
师母:我是严格纪律,保证学风。学风一定要严格,特别是新生刚入学的第一二个月,这两个月很关键。同时我也注意培养班干,要指导他们,因为他们就是你的左右手,有很多东西要和他们商量,一些事,学生和学生交流还是比较好的。
记者:
赵:我对学生比较平和,很少训斥他们,有什么问题好好同他们交流就得了,这样学生不怎么怕我,但是也听我讲话。从另一个侧面来说,我对他们多爱一点嘛,也不像她那么严,另外的方式爱学生。
记者:平时在教学方面你们也交流么?
赵:经常交流。资料都是统一的,她的书,她备的课,教案都经常拿来参考,互相交流。有什么问题、考点、语言点、争论大家都互相讨论。
记者:在教学过程中您摸索了哪些经验,有什么创新的地方?您的“英语整体教学与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是什么意思?
赵:就是讲,教一篇阅读材料应该怎么教。一篇课文整体阅读完以后,再进行交际交流,学会里面的隐含意思、主旨大意,让学生能够在整篇文章阅读完之后,复述出来,找出要点,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就这个办法。
记者:老师和师母对我们在校的师范学生有哪些建议?我们还应该怎样努力?
赵:现在的学生信息量大,比较难教,所以你们的任务比较重,要更加重视,心理学你们要学好,你做好一个老师要针对学生的心理。
师母:要根据学生个人的特点。要特别注意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学生出了问题,要个别找他谈,不要公开,要有爱心,要爱护他,把他当作自己的兄弟姐妹一样,他们就会和你谈心。
赵:学好专业课以外还要学好教育学、心理学这两门课。还要到中学慢慢实践摸索,面对现在的学生,他们的信息量大,他们的思想比较活跃,知道的东西很多了,所以我们不能只停留在某个专业,放开一些,面要广一些。
记者:两位老师对我们师大的学生有那些期待和寄语呢?
赵:就是希望你们毕业后能
记者:那您认为我们的母校应该朝哪个方向发展更好?
赵:还是应该重点搞师范这一块,而不是综合性大学。因为师大作为我们广西的重点地方大学,不能丢掉这个牌子,但为了发展,扩招一些非师范类的专业还是应该的。
记者:两位老师也做了一辈子教师了,相信对这个行业也有很多深刻的认识,如果给您一次重新选择的机会,你还会选择当老师吗?
赵:我们也不会后悔的,当老师还是很好的。我们不后悔这个职业选错了,再给我一次机会,我还是选择当老师,当一个英语老师。
记者:那您不觉得辛苦吗?
赵:是呀,就是因为太辛苦,没有人愿意接我们的班(指他的儿子)。我们很多资料、字典没有人用。想找一个学英语的儿媳妇,他们又没有找到(一阵笑声)。
师母:其实当老师还是很好的,一年有两个假期。当你看到一帮帮学生培养出去,上大学,就会很有成就感。
赵:而且老师的心理比较年轻,和学生在一起总感觉我们还没有老。
记者:老师们每年的假期是怎么安排呢?
师母:以前都是补课,现在退休了,有点时间就去旅旅游,每个假期都有安排的,去玩十来天这样。
记者:那平时都有什么兴趣爱好?
师母:没有什么特殊的,就是和一些老同志打打牌,调节一下,放松放松。晚上有时间我们就出去走走,散散步,我们显得比同辈人年轻,因为我们的心态比较平和,一切都顺其自然,按照自然发展,没有得到的东西也不强求。
记者:师母,
师母:最感动的就是他作为丈夫比较包容。
记者:那有没有具体的事例呢?
赵:都是很平凡的,没有什么大起大落,都是平平和和的,幸福的家庭都是一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