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7月21日
昨天晚上接到任务,要求我今天早上到王城校区的离退处收集退休老教师的资料,了解我校优秀退休老党员的基本情况。
很久没有到王城来,又因为一直在育才校区学习的缘故,对王城的布置和各方面的情况很不了解,昨夜只是在电话里,简单地从在文旅学院就读的小组长那里大概打听了离退处的位置,在公车上暗暗提醒自己不要迷路才好。
从后门走进王城,独秀峰下清风很凉爽,成批的游客也早早地在导游的带领下聚在承运殿前。没有耗费想象中的功夫,很快便找到了离退处。只见离退处的摆设和布置跟其它王城的建筑一样,古朴,典雅。
离退处负责的老师很热情,马上提供了我们需要的老党员同志的家庭住址和联系方式,但是我们最想拿到的关于各位老党员的生平、事迹这里是没有的,之前大家都认为这里会有档案。小组的成员进入校档案室查看资料的心情愈发急切了。
下午的时候开始整理老党员和特级教师的资料。在准备活动开始的最初,相信这一天是不错的开局。
2006年7月23日
校友总会秘书处的陈国华老师已经从南宁回来了,由他牵头这一次的杰出校友访谈活动。
这两天手头上都是资料。桂林市教育局、国资委、人事局都给我们提供了近年来获得劳动模范、特级教师等荣誉称号的校友名单,其中国资委提供的是在经济建设方面做得不错的校友。我们用收集到的名字一个个在网上通过百度搜索,把每个人的基本情况都整理出来,有收获也有缺失。
回想之前几天的时候,我们的采访对象的范围还没有最终确定,采访组成员拿着校团委的通知和表单到各学院搜集杰出校友的情况,也一样有不顺心的情况。因为有的学院刚成立不久还没有进行过规模的校友活动、没有建立相应的机制,只能凭老师的记忆得到不多的几个名字,但很多这样的校友都是留校工作的,最终还是不在我们的采访计划内;而有的学院又太老了,校友分布很散,或者久无联系校友的工作单位、联系方式已经变动。从这个情况来看,无论是学校还是各个学院,跟校友确实联系不够紧密,对比我们了解到的广西大学、广西民族大学的工作情况,真的落后很多,到了应该迎头赶上的时候了。
根据手头上获得的信息,这次的校友访谈活动可能会确定在采访中学特级教师上,而政界和商界的精英人士只能留待将来条件允许的时候再采访。采访中学特级教师作为开头应该说真的很合适,毕竟大家对母校的感情肯定会在,而且我们做小师弟师妹的也都是师范生,交流起来应该很容易。
虽然一切都还只是初具雏形,但走一步看一步,工作前景还是让人抱有很大期待的,今天的个人小小收获是国华师兄给我们演示用word软件将人物的资料整理成表格。从来都不知道原来只是上交初步的电子材料也要那么注重格式和小细节。如果从小组的收获来看的话,已经联系上钱宗范和张葆全教授确实是很好的消息。
2006年7月25日
回到宿舍已然能算上深夜。访谈活动正式开展的第一天就分别跟一位老党员一位特级教师见面交流,一个完满的、让人意想不到的开局。
早上采访的是钱宗范教授。
钱教授毕业于北京大学历史系,在山东大学研究生毕业——根据他的说法,那个年代研究生很少,比博士还珍贵。钱老是苏州人,他历数起前朝古代苏州出的状元如数家珍。虽然在广西工作了四五十年,可是他江南的口音还是那么重。当然我们面对面的交谈,沟通起来没有师兄师姐曾经传说的那么困难。钱老的研究方向大概在宗法制度上,所出版的几部专著都跟宗法制度有关,有周代的、少数民族的。他很健谈。在跟我们讲起他曾经给两位因为作弊而没能获得学位的女学生开导的经历时,他突然问了我们一句“我想你们应该不会作弊吧”把大家都逗笑了。谈起北大的学习生活和在广西的工作经历时他尤其开心,从他的故事中我们也增长了不少见识。
晚上我们在漓江边的咖啡屋里采访了逸仙中学的李红勤老师。她可以说彻底颠覆了我们之前所有的猜测。因为她是教政治的,我们想当然地认为这位老师一定温柔中带点严谨。结果李老师是很直接坦率的人,快人快语,也承认自己不擅在言语中表达自己对学生的爱,但是从她的表述中我们看得到她对本职工作抱有巨大的热情。乐为人师,应该是她最大的特点吧。最让我们感兴趣的是她远远超越同龄人的电脑和网络技术。她自称玩论坛、玩博客比自己的孩子还厉害,同事们常常为她在网络应用上的技巧和见识折服。在网络上,她有自己的一片天地,用来和天南地北的同行交流心得讨论问题,也用来记录在教学工作上的得失和体会。
坚持学习新的知识,自觉对自己的工作和生活进行反思,是李老师给的最大感触。
2006年7月26日
采访活动进行的第二日,居然也是一天内采访两位老师。
早上的时候我们小组一行准时到了王城校区并找到了一段古城墙外的张葆全老教授的家。张教授的研究方向是中国古代文学,去年刚出版了一本《论语通译》,他本人还担任桂林市孔子学院院长等职。上一次看到张葆全教授是在6月份文学院的揭牌仪式上,因为他不但曾任中文系主任,在我高中语文老师读大学的那个时候他还是师大的校长。
初见时印象里只有他瘦瘦的样子。近距离地接触之下,觉得他真的是很儒雅的一位老学究。同行的采访小组中有一位姓“佛”的女同学,对这个姓氏张老先生产生了兴趣,因为在《论语》中就提到过古时河南有这么一族大姓。张老最后确定这个姓在古时念“必”这个音,这个家族生活在河南中牟并且在孔子的时代有人出任宰相。从小处发现问题,从小处做文章,张老细心细致的治学方法、态度给我们很大的启示。
张老在结束采访前带我们参观了他的书房。书房里三面都是书柜,靠窗的一面摆着一张干净的书桌。张教授收藏的书里有很大的一部分是关于古代文学的,其中仅《诗经》、《论语》、《孙子兵法》就有好几个不同的版本。同时也收藏有很多的工具书,其中仅一套台湾版的《中文大辞典》就占据了书柜的好几排,《辞海》、《辞源》、《古汉语词典》等常用的工具书更是被放置在显眼的位置。我们还看到书柜的一角放置在全套的《金庸全集》,张教授笑着说他也是金庸的历史小说迷。从书柜的收藏来看,张教授博览群书涉猎丰富,数目的种类包括影视、社会科学、人文科学、宗教等。
下午的时候空气很燥热。我们的采访对象是师大二附的校长,教授英语的刘新来老师。之前在电话里联系的时候,刘校长一再表示自己很忙,很难抽出空来。果然下午的整个采访仅持续了不到四十分钟他就得忙别的去了。所幸刘校长很健谈,谈话内容很有逻辑和条理,虽然交流的时间很短,依然感触颇深。他最大的特点可以说是敬业。对工作,他投入了巨大的热情,把事业置在第一位的位置来考虑。我想,这是需要超出常人觉悟的奉献精神才能做到的。
最后给我们和刘校长一起拍照的是专程利用假期来看望他的学生,三个学生居然都是已经出国回来的。结束采访的时候下起了小雨,却丝毫没有清凉的感觉。在师大二附门口我们用数码相机拍下了宣传用的一些展板,从上面的数据来看,在刘校长的带领下,师大附外在过去的年月里确实创造了不俗的成绩,我们对刘校长的敬佩也油然而生。
2006年7月27日
昨夜桂林下过雨,清晨的街道给人凉爽的感觉。
师大附中坐落在美丽的桂湖畔,真可说是立在青山下绿水旁。进去了之后才发现之前的判断稍微有些错漏——它根本就是依山而建的。师大附中有好几栋教学楼、办公楼建在半山腰上,连通上下的石梯的陡峭程度似乎要直追独秀峰。行到半山往上看去,可见苍翠的树丛间有饱食了一夜雨水的纯白花朵。偶有前人的碑刻竖在山壁前,桂林深厚的文化底蕴可见一斑。
今天的采访对象是师大附中教科处副主任,从我们中文系毕业的于小江老师,和我们读汉语言文学的小师弟小师妹也显得亲近很多。
提前对师大的印象,于老师感慨万千:“知识改变命运。”她是这么说的。她还说,是师大中文系给她打开一个新的天地。对从前的老师,她印象最深刻的就是给她上古代文学的张葆全教授和当时刚从北大研究生毕业的张明非老师。张教授正是我们昨天采访过的,而张明非老师正是我上个学期教授唐代文学的老师。
从自己的老师那里于老师显然学到了很多东西,她在与孩子打交道、做学生工作的时候很注重工作方法。给我印象和深刻的一句话是她提到“真正的大慈大悲大善是不求回报的”,虽然已经是经验丰富的特级教师,她承认自己是有压力的,因为孩子的家长把孩子交给她,孩子承载着家长的很多期望,她希望自己能让孩子在成长的重要阶段健康、快乐,将来能够在竞争激烈的社会获得发展,为社会作贡献。
这是第一次有老师向我们袒露从教之苦,但她的坚持,同样令我们感慨良多。
2006年7月28日
这两日的采访任务显然较之前面要轻松一点。
江士敏老师毕业于师大数学系,后留校工作,担任分团委书记等职,曾任师大副校长,分管后勤工作,在后勤系统的工作中成绩突出,退休后仍然坚持为党为人民做贡献,担任校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的常务副主席。
江老师家中最吸引我们眼球的是一幅黑白的双人照,是老师跟师母年轻时候的。同行的女生都感叹那个年代简单而真挚的爱情。
因为早年的工作是直接跟团员青年接触的,在文革动乱时期,一些别有用心的同志利用江老师的无心之过大做文章,使江老师受到了批判和伤害。江老师在讲起这段过往时依然不能平静。
我们很高兴地看到江老师在改革后为学校的工作做出了贡献,到现在依然在尽自己的能力出一份热。希望这位老党员同志能继续拥有安详的晚年。
2006年7月29日
今天的采访安排在下午,采访的对象是刘学厚老师,因为刘老才从医院治疗回来,我们给他准备了一篮精心挑选过的水果。
刘老师的家没有像前面的老党员老教授,既不在王城也不在育才南苑,而是在叠彩山下师大教师宿舍。我们费了些周折才找到。
刘学厚老师早年参加过革命战争,有着“猴子”这个谐趣外号的他精灵、聪颖,是出色的战斗侦察员。采访刚开始的时候,刘老师绘声绘色地给我们讲战争岁月中的亲身经历。其中,在被国民党追捕的情况下假扮国民党军官到敌占的村子里向国民党的保长骗吃骗喝的一段故事逗乐了大家,于我来说也是第一次面对亲历过战争的老战士,惊异于原来影视作品中那些看似虚构的我军战士深入敌后的情节居然是真实的。
刘老同现驻扎桂林的塔山英雄团同属一个部队,辽沈战役的时候参加了塔山守卫战,入关以后又经历平津战役,在傅作义起义之后曾经巡戒北京。后来刘老随军一直南下追击国民党的残余部队,一直打到北流,后来在叶剑英元帅的调度下整个部队留在桂林成为广州军区辖下。师大当时需要武装部部长,经验丰富、能力和成绩突出的刘老出任了第一任武装部部长,“现在独秀峰下你们还能看到入口的那个防空洞,那个洞就是我们当年组织挖出来的。”刘老后来担任体育学院的支部书记,摸了半辈子枪杆子的刘老处理起学生之间的问题也是得心应手,他给我们讲了很多幽默风趣的小故事。交谈的过程中始终伴有欢笑,每当讲到动情处,刘老师浓重的山东口音配合起挥动的双手显得格外可爱。
难忘的一个下午,收获了一位老党员老战士亲历的战争故事和工作历程,实在难得。
2006年7月30日
今天又来到桂湖畔。钟文典教授住在翊武路。
在我们所有的采访对象中钟教授是年纪最大的。钟文典教授毕业于北京大学历史系,他是太平天国史、太平天国人物和广西客家这个领域的学术权威。正在参与编写桂林地方志和《广西大百科·历史卷》,国家正在组织编写的《清史》也常常需要参考他的意见。学术上造诣很高的钟教授丝毫没有大架子,很和蔼,很容易亲近。而他也表示特别喜欢和青年学生交流。
他戏言自己喜欢聊天,但是也强调他善于在聊天中观察和学习,交流中常常会给我们提供好的学习方法。
钟老不但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他的治学、为人、为师在学院领导、老师和师兄师姐那里都得到很高的评价,所以采访小组可谓慕名而动,早早地就盼着能快点和钟教授见面。交流过程中我发现,钟教授82岁的高龄依然思维敏捷,博闻强识,谈话中旁征博引,典故、常识、趣闻轶事信手拈来,眼界、学识比我们年轻后辈要开阔很多。
钟教授在北京大学就读期间跟很多中国近代大家都有过接触,他谈起当年请胡适校长为乡村学校题写校名和请沈从文老先生帮忙为师大历史系选购古董的经历,感叹这份师生情谊的难能可贵。
对于自己在太平天国史和广西客家这两个领域的成就,钟老谦虚地表示自己的教师工作是主业,而学术研究是副业。他提示我们,做学术研究要出新,要利用自己有特色有优势的条件,比如他的家乡就是太平天国运动时期发生过重大事件的地点;同时要注重向群众学习,他本人在收集太平天国和广西客家的资料时走访了两广各地,深入到乡里细致地探寻,获得了别人不曾了解到的第一手资料。
钟教授的青年时代经历过抗日战争,曾经带领乡里青年保护到地方支教的冯振声教授和无锡国专教职员,曾经参加民团组织,曾经因为论文比赛获得第一得到广西省主席奖励,曾经因家庭出身和早年的复杂经历而不能加入中国共产党,但他一直保有高度的工作热情和清醒的对党的认识,终于在改革开放之后加入党组织,并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工作、服务到今日。可以说,钟教授不但是杰出的值得钦佩的大学教师、学术大师,也是优秀的值得钦佩的老共产党员。
2006年7月31日
今天的采访对象是中文系毕业,担任过中文系第一任分团委书记的陈兴道老师,与陈老师已经不是第一次打交道了。我参加了今年四月份的党校培训,陈老师当时给我们讲“党的性质”这一课的有关内容,只是那时候还不知道原来陈老师就是我们中文系毕业出去的“大师兄”。
陈老师长年从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现在还担任广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巡视员。在交流中,对现在部分大学生功利的入党动机入党心理陈老师有自己的与众不同的看法。他认为,这种情况的出现是合理的,是在改革经济浪潮下不可避免的。而广大的青年学生在这样的社会风气下更应该加强思想政治和党史党章的学习,清楚地认识到我们党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能够加入党组织固然是一种荣誉但是这不应该成为我们刻意追求更多个人利益的砝码,没有奉献的精神、服务的精神不能成为合格的共产党员,更谈不上优秀了。
记得陈老师在给我们入党积极分子上党课培训的最后是这么说的,他希望更多的优秀的青年学生早日加入到党组织当中来,给党注入新鲜的血液和活力。可见其对青年学生的殷切期望。
陈老师很关心我们的学习生活。他提出,作为师范生应该注意多组织、多参加集体活动,积累经验,锻炼与人交往的能力、社会活动和组织能力,因为无论将来成为老师或者走上社会其他工作岗位,这些能力都是很重要的。我想,陈老师的这番话对那些不常参加甚至抵制集体活动的同学应该有很大启发。
至今日止,六位优秀老党员的访谈已经全部结束。
2006年8月1日
今天采访的是一位非常温柔的化学老师李煜,她任教于桂林市田家炳中学,因为班主任工作做得很出色去年就曾经接受中央电视台和桂林市电视台的专访。早在采访她之前,从她的好友师大附中的于小江那里我们就听闻了她的一些情况:同行们开玩笑地把李老师称为“仙人”,因为她真的很温柔,她的工作方式更是全心全意地爱孩子、为孩子,超出一般老师用心的程度。
同行的女记者同志也都笑称“拜倒在李老师的裙下”,因为很久没有遇到过如此温柔的老师了。李老师的温柔在大学毕业的时候给她带来了一些麻烦。因为她的学习成绩很突出,但是十分胆小,很害怕做实验,毕业分配的时候她的工作安排着实让化学系的老师头疼一番。甚至最初分配到桂林四中(田家炳中学)工作的时候领导安排她教授英语。但是李老师经过争取和锻炼,最终成长为无论教书,还是育人都很合格、很成功的老师。
李老师教育孩子的心得很让我们感兴趣,因为她和自己孩子之间的沟通和交流的深入程度在一定范围内是不多见的,她的孩子甚至可以把女生给的信件、在和女生交往中出现的问题拿出来和她讨论,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李老师对我们说,让孩子生理、心理健康的成长,培养完善的人格才是最重要的。
今天各地的高三都已经开始假期的补课,李老师结束完我们的采访之后还得赶回学校处理毕业班的事情。下午的时候由我到汽车总站购买好了明天出行的车票,我也因此没有参加下午对本次广西高考理科状元、师大二附学生张旭的采访。早早的休息,因为明天的采访任务将是整个活动中最艰巨的。
2006年8月2日
今天的采访是整个采访活动中行程最长的,目的地:全州县,单程80公里左右,快班车票需要29元一张。
出门在外,安全是第一位的。我们的人身是很安全,但是我们出发所乘的车就没这么幸运了,在快班车还没有驶出桂林的时候,车子将一辆停靠在路边的电动摩托压到轮下碾得粉碎,司机和车主争执了好久,签了赔款协议耗费了大半个小时。等到我们到达全州高中的时候时间已然是上午的十一点多。
我们今天采访的两位老师分别是校长兼党支书、教授历史的唐振春老师和科研主任、教授物理的李和平老师。两位老师都忙着准备下午的课,所以我们采访的时间缩水了不少,但是两位老师都很配合,也很健谈,给我们回答了问题。这让我想起之前采访师大二附的刘新来校长的时候,同样在时间不充裕的情况下完成采访任务。可见特级教师们都具有极佳的素质,善于总结、交流。
因为是唯一的外出采访,我们的兴致也很高,虽然今天天气炎热,但我们还是坚持在采访完成之后到全州高中旁的湘山公园玩一玩。平时在桂林的时候就知道全州有条湘江有座湘山,它们都被注册成一些日用品的商标,今天终于有幸来到湘江边、湘山下。湘山公园主要的景点就是湘山和湘山寺。我们在全州高中的时候已经能够看到湘山半山腰的古塔。湘山寺始建于唐中期,香火曾经很盛,但在日军入侵时被焚毁,现在只留下部分遗址和翻新过的以及正在翻新的建筑。在山下的大殿前,正前额上横着一块金字牌匾,上书“无量寿佛”,从落款来看是台湾日月潭赠的。殿中的无量寿佛偏瘦,笑容安详、慈悲,与其它寺庙供奉的佛祖、佛像不同。在山下同行的女生还兴致勃勃地跟一位出家三十多年的尼姑合影,只见她微笑着看着镜头可是手中仍然拨动着念珠,眼神中虽然包含不解但显然对我们的出现她很欢迎,也许已经很久没有这么样青春可人的女生这样搂着她了。
看山易登山难。令我吃惊的是湘山的旅游虽然开放得远远不及桂林的其它景点但是湘山上依然保留有很多前人的石刻,让我不得不佩服清山秀水的桂林在前朝古代就能吸引那么多文人骚客。因为天气的关系,才登至半山就已经让我们大汗淋漓,但为了不虚此行饱一饱眼福,山巅美景的召唤促使我们继续前行。边停边走间,大半个全州县城已经渐次收入眼底。顺着陡峭的石板路我们终于登顶成功,石路的尽头是四个刻在岩石上面对全州城的大字。回首望去,青山苍翠,绿水幽黛,刚才的全州高中也在我们的镜头之下了。虽然湘山不高,但心底此刻仍是油然升起“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豪情。
回程的时候一切都很顺利,只是一日的劳顿让我们实在疲惫得迈不开步子,明天将要采访的只有本次高考广西文科第五名、同样是就读于师大二附的张博同学。而因为之后的几位采访对象工作繁忙,还不能安排见面,我们的采访将暂告一段落,稍事休整。
2006年8月7日
杰出校友的访谈活动到今天又能继续了,因为大部分教师在集体参加培训、外出考察之后正好在高三补课一周后回来。老师们确实是很忙的,暑假都不能休息。
今天采访的是桂林市教科所所长时曦老师,这位老师和蔼可亲,他的高考经历同样可爱得紧——他居然由文转理,并以生物满分的成绩考入师大化学系,他的大学生活同样精彩,喜欢文学的他不但发起创办系刊《萤火虫》,还和几位同学把校图书馆的阅览室、借览室承包了下来。
时老师对我们说,张葆全教授是当时的校长,对他的影响很大。在毕业分配的时候,他留在师大附中工作,张教授不但在他的毕业留言上写下“走进孩子们心里”鼓励他努力做好工作,还在他没有深厚教学工作经验的情况下把自己的小女儿安排到他的班上。时老师表示,这些年来,无论在什么岗位上,他始终爱教育,爱孩子。
我们桂林访谈组无疑是分外幸运的,除了采访在职的高中特级教师,还有机会与师大老教授老党员交流。而很多现在在教学工作上获得成绩的老师也曾经是老教授老党员的学生,两代人不同的人生经历、求学历程,却同样为教育事业的发展为后辈的成长倾尽心力,足够给我们很多感动和启示。
2006年8月8日
曾经几次路过桂林中学的大门却是第一次能够走进来看一看里边的景致。去年刚刚举行百年校庆的桂中环境优雅,布置独特,最吸引眼球的我觉得要数碑林和奎光楼,都是文物保护单位呢。
今天采访的是历史系毕业桂中现任副校长林忠老师。林老师和昨天的时老师相反,他是由理转文考入师大的。
林老师是迄今唯一一个坦言自己对大学时代记忆不深刻的,因为他的大学很注重自主学习,很多时间甚至宿舍熄灯之后,他都在阅读从图书馆借来的书籍,涉猎广泛,包括了历史、政治、思想史、文艺学、宗教等多门学科。他说他跟母校的联系是毕业后负责一些历史教育课题研究项目、担任中学历史教育学会一些职务后才密切起来的。
大学里的博览群书显然给林老师的教学很大帮助。因为在教授历史的时候能够给学生讲很多课外的故事,林老师和之前全州高中的唐振春老师一样,得到学生的认可和喜爱。
林老师除了阅读还喜欢花草,他坦言自己好静。之前就博得我们欢喜的桂林中学的布置是在他的主持下完成的,他办公室的几盆绿草也是一道独特的风景。
桂中校内的碑林可以看到石刻的夫子像以及清代时候的圣旨等。每块石刻上都是一半汉字一半满文,我们都非常感兴趣。
2006年8月9日
今天的是我最后一次的采访,对象也是“压轴”的——毕业于师大外语系的现任教育局局长,邓建民老师。
我们从老师到学生都很重视这次采访,无奈邓老师一直忙于公务,不能及时安排见面的事宜。是我们桂林组的女生多次电话联系或到教育局提出采访的邀请,打动了为局长工作的秘书,终于抽空为我们安排会面。邓老师对我们的整个访谈活动也很感兴趣,跟我们的交流中没有一点官架子。邓老师也对我们说,“低头为官,昂首做人”,是他一直坚持的。
其实局长这个职位,同特级教师一样,是有压力的。邓局长给我们简单列举了他身上担的就有几个重要的责任,包括道义责任、政治责任、纪律责任等。
邓老师的工作经历中最为特别的就是80年代末通过考试成为中国建筑总公司的驻外建筑翻译,在索马里工作了两年,为我国援非工程项目做工作。邓老师很兴奋地提及这段工作经历,并鼓励我们以后有机会一定要争取出去看一看,闯一闯。驻外翻译的工作不但扩展了邓老师的眼界,而且让他有机会接触国际贸易法规等内容,他觉得这份经历是值得珍藏和回忆的。
采访结束之后小组成员在市中心稍做休息,收到回校开大组会议的通知。我们很高兴地看到南宁组的同学平安回来。会议结束,初步确定了下一步的工作安排,接下来要整理录音、完成通讯稿和总结课件,以及后期宣传板报的设计,依然有很多要完成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