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精图治,硕果累累――记校友、广西区党校教授李光炎

时间:2007-04-09浏览:1530

李光炎同志简历

广西玉林市人,1941年12月生,1966年7月毕业于广西师范大数学系,先在边远山区县从事教学和新闻报道工作。1980年8月调广西区党校任教。曾任校科研处副处长、教研部主任等职。现为广西区党校教授、国家行政学院领导科学研究中心兼职教授、广西领导科学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广西社会科学院客座研究员。系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广西优秀专家。在省级以上报刊发表论文150多篇,主编和参撰著作22部,论著获省部级奖72项,全国协会奖5项,入选全国和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6篇。

 

新世纪的曙光刚刚升起,广西区党校的校长受北京有关方面委托,郑重地将一本“兹聘请李光炎为国家行政学院领导科学研究中心兼职教授”的证书,颁发给一位戴着深度近视眼镜的学者。他就是广西区党校、广西行政学院的教授李光炎。李光炎1966年毕业于广西师范学院(现广西师范大学)数学系,现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的优秀专家、我国领导科学领域造诣深厚的知名学者,是广西领导科学研究的开拓者和学术带头人。

李光炎几十年如一日,孜孜不倦地追求,扎扎实实地研究,在领导科学和相关领域,取得了多维立体的成果。几位青年学者对他的多维形象作了这样的表述:策划名家+知名教授+著名学者。

在他的学术生涯中,有许多令人炫目的闪光点。他创下8项第一:1986年出版的《农村领导科学与艺术》是全国研究此类问题的开先河之作;1991年出版的《女性领导论》是全国第一本妇女干部领导问题专著;1988年在专著《竞争论》中,第一次提出“社会主义竞争”的新定义;1983年和1984年赴沪、京研修领导科学,成为广西占领这一阵地的拓荒者;1985年主持广西区党校新建立的领导科学教研室(部)工作,成为广西第一位领导科学教研机构的负责人和开课教师;1985年出席全国第一次领导科学学术讨论会,作为三个组的召集人之一,在大会作总结发言;同年筹备成立了广西第一个领导科学学术团体――广西领导科学研究会;2000年被国家行政学院领导科学研究中心聘为第一批兼职教授。一个学者的一生,能够在学术活动中创下一个“第一”就算不虚度此生,而他却几度春秋,连中头筹,怎不令我们这些搞社会科学的人交口称誉?

李光炎的道德文章受到学术界如潮的好评。中国管理科学院领导科学研究所聘他为首批客座教授;广西区党委讲师团、广西社会科学院聘他为特聘教授或客座研究员;全国9个省的有关部门和单位慕名请他去授课;全国女市长培训班请他去作报告;《中国领导科学文库》编委会聘请他为副主编兼《决策卷》主编。这些都反映了他在国内的学术地位和影响。

李光炎是60年代的大学生,同那一代知识分子一样,他有过一段坎坷的经历。但他没有气馁,更没有消沉。他记住“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古训和歌德“凡自强不息者终能取胜”的名言,在艰难困苦中摸索着前进。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春天来了,他开始脱颖而出,攀登一个又一个学术高峰。他的精神表现在:

一是刻苦钻研。他原来是学数学的,后来搞新闻报道、理论宣传、多门学科教学,直到专攻领导科学,又扩展到行政管理学,涉足领域很广。他博览群书,对各个学科的学习都乐此不疲。他除了讲课、出差和日常生活的时间外,长年累月都端坐书斋,苦读勤写,没有假日,很少休息,经常超负荷运转。他家里有书屋,办公室也有书房,书柜里摆满了书。他把读书和写作当作生活的第一需要。

二是虚心求教。他学富五车,知识渊博,但在学术上从不盛气凌人,而是善于学习,博采众长。他拜全国知名学者冯之浚、何钟秀等为师,把领导科学界的许多专家学者视为良师益友。他既向“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老学者学,又向“小荷才露尖尖角”的青年人学,还向各级领导同志学。当年还是地委书记的奉恒高同志写了一部《领导科学通论》,他仔细研读书稿,一方面对书稿的修改提出中肯的意见,一方面从中学到了领导同志工作的真经。

三是知难而进。他有一种“路难行偏要走、骨头硬偏要啃”的精神,做事不成功决不罢休。领导科学是新兴学科,出成果难度大,他一头钻进去,九牛拔不了。他的研究方向由数学转向领导学、由自然科学转向社会科学,这个弯转得很大,但困难再大也挡不住他。他还巧妙地把自然科学运用于研究社会科学,在他的领导科学论著中浸润了数学钢铁般的逻辑。他在《对“常言道”的逆向思考》一文中运用数学的“逆定理”、“反证法”、“负负得正”等原理,道出了领导科学的真知灼见;在《高级公务员能力的主体化》一文中恰好到处地运用“平面座标”、“三元函数”、方体几何图形等数学知识,旁逸斜出,歪打正着,令人大开眼界。

四是求真务实。他在治学中十分注重解放思想,求真务实。他研究问题不搞花架子,不讲大话、空话、套话,而是从社会主义两个文明建设的实际需要中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如针对在实际工作中第一把手只强调集中搞“一言堂”、副职不敢负责或与正职争权的问题,他写了《话说当好一把手》、《话说怎样当副职》等文。他有些文章,分析的看似是不显眼的问题,却能够以小见大,发人深省。如《领导身上该不该有“汗”和“油”》、《高于丈夫职务的女领导如何当贤妻》等文,就来自平凡的现实生活,文字虽短,却明辨是非,讲清道理,指明路子。

光炎治学精神的可贵,一个突出之处是他在理论上思想上学术上勇于创新,敢于提出并论证既弘扬主旋律、又不随大流人云亦云的新观点、新见解。主要体现在:

一是有理论家的创新勇气。他在理论研究中,“敢为天下先”,对改革开放中出现的难点和社会热点问题,敢于提出没有现成答案的解决办法。如有些企业的负责人走上党政领导岗位后,他们过去管理的企业就走下坡路,甚至破产倒闭。人们对此感到很困惑,他发表了《国有企业领导论》、《论建立国有企业当家人职业化市场化制度》、《关键要有一个好班子》等系列论文,指出“行政任命企业当家人的做法已经不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必须“把企业当家人推向市场,由市场决定他的销售价格,促使他们走职业化、市场化的道路”的观点。这些观点似乎与现行某些政策不相符,但对国企改革却有先见之明。

二是有政治家的锐利眼光。他搞领导科学,不是就学科论学科,而是站在时代的高度,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观察、分析问题,从无产阶级的政法、共产党执政的需要来解决问题。1993年,有人对毛泽东的领导思想表示怀疑,他写了《论毛泽东的孚众御下艺术》一文,肯定了毛泽东领导艺术的科学性,成为广西人入选全国党校系统会议唯一的一篇文章。邓小平主动退出政坛后,1994年他写了《试论领导者如何向邓小平同志学习》,为1997年党的十五大提出的“兴起学习邓小平理论的新高潮”起了一些舆论准备作用。因为他的一系列文章都有理论上的前瞻性,1998年他写的《第三代领导集体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光辉典范》入选全国党校系统研讨会,并荣获广西“五个一工程”奖。江泽民同志关于“三个代表”的重要谈话发表后,他从领导科学的角度写了两篇专论,也获得了理论界的好评。

三是有独辟蹊径的治学方法,。他在治学上,喜欢用“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方法,而不是见风使舵、随风飘去。邓小平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无疑是经过实践检验的真理。但理论界有人把“生产力”当作标签,到处乱贴,于是等于上层建筑的许多东西都变成了“生产力”。他在《领导力与生产力》一文中尖锐地批评了“接待也是生产力?”、“公关也是生产力”、“民歌节也是生产力?”、“纪检监察也是生产力”等“将生产力庸俗化”的现象。他没跟风,而是反其道而行之,用令人信服的逻辑法则论证了“领导力不是生产力”的观点。他能够独辟蹊径,得益于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方法: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李光炎之所以能励精图治,取得多维立体的学术成果,最根本的在于他“志当存高远”,具有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矢志不移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充满信心,对党和人民无限信任。正如邓小平所提出的“我们有理想,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则同中国实际相结合,所以我们才能取得胜利。”这就是纵观李光炎成功之路的基本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