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系77级”校友聚会 “口述校史”亲密访谈

  • 2008/01/15 | 作者:校友总会秘书处 |258次浏览

政治系77(即政治与行政管理学院1977级)纪念恢复高考30年暨入学30年聚会112在王城校区举行。根据在积极进行校外走访的同时,充分利用校友聚会的时机开展口述历史的工作思路,校口述校史项目组对这一次校友聚会进行了访谈。这是我校对20世纪70年代校史作的第一次口述历史。

77级是我国恢复高考后的第一届大学生,史称老三届老三届是对我国1966年到1968年三年三届高中、初中毕业生的统称)。与30年代共赴国难、爱国救亡、与国家和民族生与死的斗志,40年代辗转办学、艰苦奋斗、爱校护校” 的精神和50年代青春烂漫、热情洋溢、情系广西教育的情怀不同的是,老三届”“77给人印象最深刻的就是他们对知识如饥如渴的追求。

在口述校的史访谈中,我们访谈到了政治系77的学生代表,当时的老师和现任的校领导。通过访谈,我们了解到我校“77共招生969人,19782月入学。政治系77入学为120人,包括20名走读生。其中1名在2个月后即考入了中国社会科学院的硕士研究生。据不完全统计,该年级同学现有9名副厅以上领导,2名高校党委书记,6名教授,2名中学特级教师,14名中学及党校校长, 2名记者(其中一名被评为全国优秀记者),4名律师,1名法官,1名检察官,2名警官, 4名金融干部以及近60名处级领导。

据悉,有些校友当时入学前就已经是校长和县长了,是知识的渴望让他们毅然迈出了考取大学的脚步。知识改变命运是我们在访谈中听到最多的一句话,那时候,大家都很自觉,课前主动预习,下课后老师被同学围着根本走不了,课余什么书都看,尤其是世界名著,如饥如渴的读完一接一本,有些同学还半夜起来点着煤油灯看,一个心思就是要把文革浪费的时间抢回来,老班长胡宇红校友跟我们这样描述了当时的学习情况。已是钦州市名律师的何景才校友在访谈中说:我是国家恢复高考的受益者,也是国家改革开放和法治社会发展的受益者,而母校和老师的教育是这一切的基础。其他校友也都无比感慨的说:如果没有高考,没有母校和老师,就不会有我们今天,衷心的祝愿母校越办越好,希望老师和同学身体健康,生活快乐

谈到学校发展时,广西社科联副主席张瑞枝校友说:希望母校对社会上对高校的一些排名要沉得住气,在加强应用研究引导的同时,也要进一步坚守基础理论研究的传统和优势,而我校在人文社科博士点的突破就是基础理论研究厚积薄发的结果,只有学科发展了,科研综合实力才会增强 (校口述校史项目组 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