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过去的9月,新生报到的日子。新生小刘从车站走出,径直拦了辆的士,和司机说了声去“广西师大”,十多分钟后,第一次来桂林的他站在了挂着“靖江王府” 匾额和“广西师范大学”牌匾的承运门前。初秋午后的斜阳洒遍古老校门和周围一切,这一幕与自己录取通知书信封上的图案是如此的吻合。步入其中,古色古香的重檐、参天古木的虬枝,闹中取静的独秀,一泓碧水的月牙,更让小刘莫名的激动与兴奋,虽然后来他被告知应该到育才校区报到,但他却从此忘不掉这一次与王城的“邂逅”。
和许多师大人一样,小刘后来知道,这里,是南朝颜延之在独秀峰下开创读书岩的地方,“桂林山水甲天下”诗句的出处,历经南朝读书文化,唐代府学文化,明代藩王文化,清代贡院文化,北伐革命文化,浸濡于唐代李昌巙在独秀峰下开办的广西第一所公学——桂州学所开创的王城教育传统,之后无论是清代的贡院还是现代的大学,这里一直是培养人才的摇篮。且不说南天一柱的独秀峰,仅仅是城内200多处摩崖石刻和保存最完好的明代藩王府,集皇家气派和书香风范于一身,浓缩了桂林千年的历史与人文,使得它有了“阅尽王城知桂林”的气魄与胸怀。
文脉千秋叠异彩,岁月雕刻的王城校区里,三元及第,一圈城墙隔开了尘世浮华的喧嚣,让学子有了安心读书的归处;岁月风华,两道城门实现了大隐于市的理想,让学者有了潜心治学的理由。
回望历史,新中国成立前,广西第二师范学校、国立桂林师范学院相继在王城办学;1954年则成为我校前身广西师范学院所在地,一批又一批的学子在这里学成,一茬又一茬的师大人充分保护和利用王城的文化资源,即使在“文化大革命”期间,独秀峰上的摩崖石刻等多处文物也安然无恙,王城因此成为目前保护最完好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可以说,王城成就了今日之师大,师大丰富了古昔的王城。
着眼未来,承载了诸多期许与功能的王城需要变革与转身。当师大人不再有“本部”、“分部”的门户之见,当一个个学院从这里走出,陆续在育才校区、雁山校区生根发芽,开花结果,王城校区的未来似乎如笼罩在头上的疑云,浓得无法化开。以至于任何已经或未经证实的贴有王城标签的消息每每传出,都会触及师大人的神经。当一切趋于清晰明朗,我们看到的是一个正朝着5A景区目标迈进的校园,一个政要贵宾不时造访,每年几十万游客游历,正把广西师大的口碑美誉传扬的校区。2008年7月4日和2010年6月8日,自治区主席马飚、自治区党委书记郭声琨先后到此调研,明确提出王城的所有权、管理权、使用权这三权属于广西师大,充分肯定了我校在保护历史文物中发挥的作用,强调要切实把王城这一历史文化瑰宝保护好、挖掘好、利用好,让千古文脉在广西人才培养中薪火相传。
昔日王府的寝宫台基之上,孙中山先生北伐驻节的行营前,王城大礼堂“国学堂”三个字熠熠生辉,让学子、游人顿生肃穆,2009年5月挂牌伊始,这里定期开展的国学教育,吸引了大批学子和市民前来接受中华传统文化的熏陶。
而今,大家对王城的利用与开发有过观点的争论,意见的交锋,但都离不开一个共识,即王城校区的发展规划必须坚持“历史文化旅游教育”四位一体,让王城校区珍贵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在旅游吸引力和教育价值方面得以凸显,成为进一步提升我校社会影响力的一张名片,深化桂林旅游内涵的重要品牌。
思路渐趋明晰,脚步愈发坚定。为了优化现有资源,王城校区内办学的美术学院1500余学生也做好明年迁移雁山校区的准备;而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还将延续在王城的办学,利用好现有的教学、景区、设备等资源服务教学科研及人才培养,增设实训室、博物馆,推动历史学等3个与王城息息相关的专业学科发展。
王城内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门口,两尊出土铁炮依然静静守护,见证跨越发展每一步;读书岩下仰止亭里,仍会传出书声琅琅,续写兼济天下的家国情怀。纵然未曾有在王城读书治学的一日,每一位师大人都会铭记校歌《育才之歌》开篇唱到的:
独秀苍苍,岁月茫茫;
聚山水灵气,树华夏栋梁。
王城学府传古韵,灵魂工程谱新章。
图强!奋发!奋发!图强! (赵晋凯)
解放初,王城是广西军政大学所在地,大批知识青年在这里受训后加入了解放军工作。图为1950年5月部分学员结业前的合影(陈永嘉摄)
1959年我校前身广西师院地理系测景考试(学校档案馆供图)
1960年我校前身广西师院开展群众体育运动(学校档案馆供图)
我校前身广西师院的师生们在王城操场上表演太极刀(学校档案馆供图)
王城大礼堂里,国学堂讲座吸引众多学子与市民(资料图)
美术学院服装设计与表演专业的学生利用王城这一平台演绎和展示自己的作品(资料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