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系列报告—自治区教育厅厅长高枫到校作专题报告(图文)

  • 2012/03/12 | 作者:校友总会秘书处 |96次浏览

什么是创新?什么是创新型国家?为什么要建设创新型国家?”“创新型国家建设与创新人才之间是什么关系?创新型人才有哪些独有的特质?”“高校应当在创新型人才培养中扮演何种角色?

围绕上述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作为我校解放思想,赶超跨越大讨论活动系列报告之一,35日下午,清华大学原副校长、中国老教授协会名誉副会长、博士生导师张慕葏教授为我校师生作了一场题为《建设创新型国家与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干部素质教育报告。校领导梁宏、王源平、唐仁郭、蔡昌卓以及全校副科级以上干部、各学院教研室主任、专兼职辅导员、学生代表合计400余人参加了报告会。会议由校党委副书记唐仁郭主持。

张慕葏教授以创新的概念开篇,站在全局的高度,以全球的眼光,用大量翔实的数据全面、客观地呈现出我国与美国、日本、芬兰等世界公认的创新型国家之间存在的差距,深刻地阐明了未掌握核心专利技术将带来的严重后果。他指出,高校是原始创新的主力军、技术创新的生力军,是创新型人才的主要培养基地,是培养高层创新型人才的大本营。大学应积极发挥文化育人的作用。高等教育是优秀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和思想文化创新的重要源泉。面对当前建设创新型国家这一紧迫任务,大学教育应当克服五个过五重五轻的弊端,解放思想、狠下决心,锐意改革,为培养创新型人才、建设创新型国家做出应有的贡献。最后,他饱含深情地说: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没有先进的科学,没有现代化的技术,就是落后,一打就垮,痛苦地受人宰割;没有民族传统,没有人文文化,不打自垮,甘愿受人奴役。

唐仁郭副书记在总结讲话中指出,张教授的报告主题鲜明、重点突出,内容丰富、分析透彻,对我校今后一个时期的人才培养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他要求,会议之后,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张教授的报告精神,结合当前开展的解放思想、赶超跨越大讨论,正确理解和把握我国在人才培养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仔细查摆我们在创新型人才培养中存在的不足和差距,切实增强广大师生员工的危机意识、机遇意识和进取意识,以更强的手段抓机遇,用更快的速度抓发展,更高的标准抓落实,更严的要求抓作风,大胆试、大胆闯,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为十二五开好局、起好步。

 

    者:宣传部钟声宇
    
发布单位:新闻中心

 

张慕葏报告会在田楼报告厅举行(宣传部 赵晋凯 摄)

 

张慕葏教授在作学术报告(宣传部 张婷婷 摄)

 

唐仁郭副书记主持报告会(宣传部 赵晋凯 摄)

我校教师在聆听报告(宣传部 赵晋凯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