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秀文苑
  • 西迁故事

远去的岁月,不灭的火种———探寻阮略后人阮居平

  • 2024/11/26 | 作者:杨瑜、董晓艳、陈康、王董 | 17次浏览 | 分类:党委宣传部/新闻中心 |


       1944年,“黔南事变”发生后,国立桂林师范学院(今广西师范大学)迁至剑河县,首批300余名师生安置在剑河中学等待了20多天。时任县长兼剑河中学校长阮略先生和夫人经常慰问师生,协助师生们迁徙办学到国立交通大学的旧址上,努力解决办学难题。在寻访曾在剑河中学读书的潘年钧老先生后,口述校史团队根据相关线索,决定继续寻访1944年时任剑河县县长阮略的后人———现定居贵阳的阮居平先生。想通过他进一步了解国立师范学院西迁时疏散到剑河县的那段艰难的历史。


奔赴贵阳,寻访剑河岁月亲历者

作者:杨瑜

       作为口述校史团队的联络员,根据口述校史团队负责人提供的线索,我从网上积极搜索阮居平先生的相关信息,得知曾被聘贵州省文史研究馆特聘研究员后,我通过贵州省文史研究馆官网进一步搜寻阮居平先生的信息,在一篇“贵州省文史馆‘山骨讲堂’2021年第一期举行:蒙爱军副馆长主讲‘贵州与一带一路’”的新闻稿中得知,阮居平先生等30位文史馆馆员和特约研究员在2021年3月18日参加了讲座,我有些激动,感觉与阮老的距离越来越近,后续通过贵州省文史研究馆办公室,顺利获得了阮老的联系方式。

       根据查阅的资料,阮老大概82岁左右,考虑到高龄老人白天容易嗜睡,我特意选择了在上午10点左右拨通了阮老的电话。没想到老先生听力很好,思路也很清晰,在听完我的叙述后,老先生很爽快地同意了团队后续拜访他的请求,但老先生提出,由于他年龄较大,也不会使用微信,后续的对接工作由其爱人黎淮西阿姨来承担,黎阿姨是贵州民族大学组织部退休的干部。不久,电话那头就传来黎阿姨洪亮的声音,中气十足,条理清晰,仅从电话里就能感受到她的热情和活力,尤其能感受到她作为妻子主动替丈夫分担繁琐事务的那份责任。我们加了微信,商量好后续再进一步对接。团队原计划在2024年1月上旬前往贵阳拜访,后因期末工作任务繁重,寻访阮老的行程便推迟了。寒假期间,通过微信继续保持和黎阿姨、阮老的联系,在冬至节和春节期间送上祝福,微信也不时收到老人家发来参加一些活动的分享信息。老人家那份时光流转带来的岁月沉淀感,总是不经意间让人心静下来,慢下来,少了些浮躁,多了份温馨,拜访阮老的行程更加让人期待。

       转眼到了2024年3月份,新学期开始,根据口述校史团队负责人的工作安排,团队决定在3月21日前往贵阳拜访阮老先生,我提前3天和黎阿姨微信联系,获取了阮老的现居住地址,再根据相关信息,制定好出行方案,购买动车票,预订入住酒店,规划好出行路线,万事俱备只欠东风,贵阳之行,静待出发。

       3月21日一大早,在口述校史团队负责人的带领下,团队一行五人从烟雨朦胧的桂林西站出发,怀揣着寻访校史的使命任务,坐上了前往贵阳的动车。火车上,团队继续讨论着搜寻的资料,对采访提纲打磨、讨论、完善,憧憬着采访阮老时可能的场景,动车越过青绿的秀美群山,跨过蜿蜒的春江暖水,穿过深邃的悠长隧道后,抵达了艳阳高照的贵阳东站,风和日丽,晴空万里。


挖掘校史,追忆发展历程光辉迹

作者:陈康

       为挖掘学校红色校史,追忆师生光辉事迹,学校党委宣传部老师告知我计划不久将会前往贵州贵阳采访阮略的后人———阮居平。由于我在团队中负责采访工作,我第一时间去网上查阅相关资料了解采访对象,尽可能确保采访过程的顺利进行。

       在查阅相关史料时,我了解到1944年12月,国立桂林师范学院师生内迁至剑河并滞留数日,时任剑河县长的阮略先生将师生安置在剑河中学里,并且积极为师院提供了必要的支持和帮助。之后师院一直在寻找一个适当的院址,阮略先生得知他的家乡贵州平越的国立交通大学已迁至四川璧山,留下来的校舍足可容纳国立桂林师院的师生,便联系平越的亲朋好友,协调搬迁事宜,确保国立桂林师院的师生能够顺利内迁至国立交通大学的办学旧址上。

       我根据阮略先生与师院在剑河的这段迁徙办学历史制定出详细完整的采访大纲,之后又将采访内容与其他老师进行探讨与完善,全力以赴地做好采访之前的相关工作。3月21日,口述校史团队前往贵州贵阳采访阮略的后人——阮居平。当天下午阮居平夫妇在家中热情地招待了我们,赵铁副书记向他们介绍了1944年我校内迁贵州的经历,以及阮略先生在抗战时期对我校迁徙办学所做出的贡献,这段历史对广西师范大学校史的挖掘有重要意义。

       在采访过程中,阮居平先生从容自若,非常配合,他始终积极回应我的问题,详细解答,条理清晰,使得整个采访过程进展顺利,气氛融洽。阮居平先生告诉我们,当年剑河的人民非常厚待国立桂林师范学院的师生,因此师院师生们为了感谢他们的盛意,在1945年春节将临之际,曾与当地苗族同胞举行联欢晚会,共迎春节。苗胞舞狮舞龙,合奏芦笙,师院的师生排演了《连胜三级》的话剧,并且还唱了《在太行山上》《游击队之歌》等几首令人振奋的歌曲深受当地民众的欢迎。他补充道,当年的联欢晚会使得师院的师生与剑河人民建立起互信、互助、互爱的友谊关系。这种深厚感情不仅有助于师生们在异乡找到归属感和安全感,也为他们在艰难岁月中提供了精神上的支持和鼓舞。

       我们与阮居平先生交谈中,不仅谈及阮略先生为诗为文、清廉儒雅的一面,同时也提及他在军事教育方面的成就。1933年他在烽火连绵的抗战时期所编写的《军事教育》一经出版,便迅速成为当时各大中学校的军训教材。这本书是阮略先生就读黄埔军校赴日本实地考察以及在上海交通大学等地主持军训并且结合自己戎马生涯撰写的一部军事专著。阮居平先生认为这本书对于抗战时期的剑河中学和国立桂林师范学院的军事教育也有一定程度的影响。

       随着采访的深入,我们被阮居平先生的真实和坦诚打动。他毫无保留地分享,使我们能够了解真实情况。他还提到由于抗战的动荡年代,不少流离失所的湖南、广西知识分子为了躲避战争逃难至剑河县,惜才的阮略先生广招贤士任教,例如国立桂林师范学院的王慎庵教授,但要属最著名的还是台湾作家琼瑶的父母———时任北平大学教授的陈致平及著名画家袁行恕,阮略先生在他们走投无路之时救助了他们,爱才的他把陈致平、袁行恕安排到急缺资深教师的剑河中学教书,解决了一家人的生活。琼瑶父母多次讲到在剑河中学教书是获得新生,非常感激阮略先生。

       李大钊曾言:“新世界起于旧世界,唯有明晰每一块历史基石的纹路,才可垒起参天高楼。”阮居平先生认为这段历史虽只是历史长河中的须臾一瞬,但是在广西师范大学发展历程中的地位是无可比拟的。他希望在和平时代,师大的师生们能够从这段弦歌不辍的办学历史中汲取攻坚克难、砥砺奋进以及吃苦耐劳的精神力量,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出自己的一份贡献。


记录历史,感悟西迁精神生命力

作者:董晓艳

       广西师范大学四度调整、六次更名、八次迁址,走过了曲折而自豪的办学历程,怀着崇敬的心情,我作为摄制者加入口述校史团队,记录下沉甸甸的校史。3月21日,口述校史团队再一次踏上贵州。作为党委宣传部的一员,重新踏上西迁之路,以口述校史录制者的身份、亲历者的视角,聆听学校西迁的故事。

       出发贵州之前,摄制团队成员已多次沟通此次寻访阮略的后人———阮居平先生的事宜,为保证拍摄效果,多角度记录现场,考虑到在受访者家中拍摄,现场情况陌生复杂,我们便商量带上全套录制装备以备不时之需,光是灯光设备就带了两套,还有收音设备、摄像设备、稳定设备……宛若一个小型剧组。

       3月21日,团队在口述校史团队负责人的带领下从桂林出发贵阳,每个人只带着一小包行李,左背右拿摄像设备,每个人都做好了万全的准备,我们也知道,这是一趟珍贵的旅程,抢救性的记录比什么都重要。

       当天下午,我们到达了阮居平先生家中,阮居平夫妇热情随和,对我们的采访没有任何限制,只叫我们尽管提问。在这间隙,我们迅速在阮老先生家中搭建了一个小型的录制厅,摄像机位一正一侧,用三脚架稳定住机器,学校党委宣传部相关负责人与我各操作一个机位。另外,考虑到家中光线不均匀,拍摄效果不佳,容易出现阴阳脸,我们在左右两侧各布置了一盏灯光以平衡光线。测光、构图、对焦……当收音设备测试完毕,一切都准备就绪了,我们便开始正式录制,聆听阮居平先生的讲述,我们用摄像机记录着、感受着阮居平先生口中的国立桂林师范学院,徜徉在他的回忆中。一个个的校史故事拼凑黏合,逐渐充盈丰满,我真切地感受到我校九十余载的勃发生命力。

       团队配合得十分默契,我们顺利完成了录制,同阮居平夫妇告别后的第二天我们坐上了回程的动车。当我整理资料,回看录制寻访视频时,突然感觉在《广西师范大学简史》中读过的几处文字生动鲜活起来,口述校史寻访以亲历者的视角拓充了书中未曾描写的细节。我们无法留住时光,也无法留住亲历者的年华,我们只有与时间赛跑,全面、真实地记录下亲历者了解的校史,保留下这一段历史的记忆,为广西师范大学校史的传承、研究留下珍贵的“种子”。

       我们追溯校园发展的脉络,拼接每一块图景,让历史的声音在今天回响,为未来发展注入持久厚重的力量,不忘来时路,迈向新时代,口述校史寻访仍在继续。

       (2024年3月21日从桂林出发,口述校史团队:赵铁、王董、杨瑜、董晓艳、陈康,赴贵州省贵阳市乌当区新添寨凤来仪小区探寻阮略儿子阮居平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