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寻访贵阳的阮居平先生后,口述校史团队的赵铁副书记,又从贺祖斌书记那得到一条重要线索:有位郭晋稀先生曾到平越任教,建国后支边到了西北师范大学。经党委办公室吴骞主任进一步核实,我校文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的莫道才教授在与西北师范大学原副校长韩高年的一次交谈中得知,西北师范大学有位德高望重的郭晋稀老教授,曾在国立桂林师范学院当过老师(时间大约在1945年的夏天),正好是国立桂林师范学院在贵州平越办学的时间。
口述校史团队成员根据这条线索,群策群力、寻踪觅迹,陆续寻找到郭晋稀老先生更多的信息。50年代初,郭晋稀老先生从华北革命大学政治部研究班毕业后,只身来到甘肃支援大西北。历任西北师院中文系副教授、教授、古代文学教研室主任、古籍整理研究所所长、甘肃作协理事、中国文心雕龙学会及中国诗经学会顾问。遗憾的是,老先生已于1998年辞世,享年83岁。幸运的是,团队得知其子郭令原从兰州交通大学退休,现居住在兰州市,团队的孟旭琼副部长通过渠道和郭令原取得了联系,线索又接上了。
我作为口述校史寻访联络工作的具体负责人,依靠前期团队成员努力获得的线索,继续跟进与郭令原先生的联络沟通,再通过发函和西北师范大学文学院对接,联系上郭晋稀老先生的学生——现年82岁的赵逵夫教授,西北寻访口述校史的前期工作基本完成。
2024年4月26日,口述校史团队一行4人,校党委副书记赵铁、宣传部副部长王董、宣传部校报编辑部主任董晓艳,加上我一起乘坐飞机从桂林出发,先是前往西安拜访了国立桂林师范学院院长曾作忠之子曾孝威,录制好口述视频后,下午便马不停蹄坐动车赶往兰州,途中,团队负责人赵铁副书记就采访郭令原和赵逵夫的工作和大家进一步沟通交流,对采访提纲给出更细致的指导意见,团队其他人员也踊跃参与讨论,人物的背景轮廓愈发清晰,这让我们对接下来的采访也有了更多的底气和信心。
车轮滚滚向前,窗外沿途的风景逐渐增添了一份独属于大西北的苍劲感。我们前往的兰州,古称金城,蕴含“金城汤池”之意,自秦朝设县以来已有2200多年的建城史,自古就是“联络四域、襟带万里”的交通枢纽和军事要塞。白塔山、黄河母亲像、兰州中山桥,闻名遐迩,一碗兰州拉面更是风靡全国,无人不晓。坐在窗边,我又点开了郭令原先生微信公众号上那篇追忆父亲的回忆文章《记父亲郭晋稀的为人和为学》,反复阅读,让自己能更走近老先生一些,为后续的采访做更充分的准备。
休整了一晚,4月28日上午,团队顺利来到了郭令原先生的家。郭先生65岁,已经退休在家,几天前得知我们的来意,心中高兴,早早做好了准备,已经把他父亲的相关书稿资料都收集整理好,整整齐齐摆放在干净的茶几上。窗外就是黄河,奔流不息,浪涛汹涌。房内静谧安然,年华似水。
按照工作流程,我们团队架设好录制视频、收集音频的设备,打好灯光,开始聆听郭令原先生娓娓道来郭晋稀老先生的往事。
艰难求学,孜孜不倦,一位儿子眼中的父亲
父亲郭晋稀出生于湖南湘潭株洲镇(现株洲市)袁家湾。曾祖父郭觉初是前清秀才,祖父郭幼苏在乡里办学,曾任小学(蒙泉小学,即荷塘小学前身)校长,自小受家庭爱读书的熏陶。因兄妹众多,生活清苦,小学毕业后,向一佃农借资赴省城考学。当时株洲和长沙相距百余里,常徒步往返家校两地。
1936年,父亲郭晋稀从湖南省立第一师范毕业,回湘潭新群学校任教,两年后考入国立师范学院中文系,1940年转入湖南大学,直至1942年毕业。当时因日本侵略,许多学者逃至湖南,父亲有幸结识杨树达遇夫、曾运乾星笠、钱基博子泉、马承堃宗霍、骆鸿凯绍宾、锺泰钟山等一代国学大师。从他们身上,父亲不仅学习到以发扬中华文化优良传统为己任,努力追求学术精深造诣的精神,也传承了关心国家前途、民族安危的赤诚爱国情怀。
1945年2月,曾运乾先生逝世,父亲徒步奔丧,遇夫先生对父亲说:“晋稀,你来迟了,虽然徒步奔丧,足见你对曾先生的情谊,但毕竟是来迟了,是你终生的损失,也是曾先生的遗憾。现在你回来好了,整理遗著是你的责任。也只有这样,你才能报答死者对你的遗爱。”父亲慨然允诺。
1945年秋,由遇夫先生推荐,父亲赴贵州平越桂林师范学院任教。在任教的短短一年时间内,他认真教授学生,其间还撰写了学术论文《邪母古读考》,这篇文章继承曾氏《喻母古读考》(1927年)之后,是上古声纽研究的一大突破。父亲把这个研究成果寄给了他的老师,得到了老师的肯定。
1947年8月,父亲郭晋稀又回到国立师范学院做讲师,其间还兼任已迁至湖南衡阳的私立震华文学院教授。1949年新中国成立,杨树达先生致函徐特立,介绍父亲入华北革命大学学习,1950年冬毕业后,父亲郭晋稀于1951年响应支边的号召只身来到兰州,任教西北师范大学,一直到1998年去世,在兰州生活、工作了整整47年。
印象中,父亲从来都是手不释卷,或者伏案疾书,或者大声吟哦,他的吟哦带着浓重的湘潭口音,语调悠长婉转,时常引起邻居小朋友偷笑,甚至父亲在做饭时,都是右手执扇,左手拿书,一遍烧火,一遍读书。父亲去世前两三个月,依然手不释卷,吟哦不停。
听完郭令原先生满怀深情地讲述完父亲的故事,郭晋稀老先生的形象已我的眼前勾勒出来:求学的艰辛不易,对恩师的敬重传承,对学术孜孜不倦的追求,对国家和民族的热爱,我深切感受到他身上那穿越时空也依旧挺立的文人坚守。尽管老先生在平越的时间不长,留下的故事不多,但从他在艰难环境里,一边传道受业,培育人才,一边严谨冶学,刻苦钻研,就足以看出老先生知识分子不变的风骨。而他后续只身前往大西北支边任教,为古代文学、古典文献学学科的建设发展作出的突出贡献,更是令人钦佩。受父亲影响,郭令原大学也选择中文系,毕业后在高校教书,讲授古代文学,算是继承了父亲的专业。
访谈结束后,郭令原先生把父亲最有代表性的珍贵书籍赠予我们,依依不舍地送我们到小区门口并挥手道别。这次来访,想必也勾起了他很多关于父亲的回忆吧。在离这里不远的西北师范大学,有人与他一样,从不曾忘却。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一位弟子眼中的老师
后续我们来到了西北师范大学文学院,听郭晋稀老先生的弟子赵逵夫讲述了一些老先生的故事。赵老今年也八十多岁,年逾古稀,他为我们简要介绍了恩师郭晋稀的生平,着重介绍了他在学术上取得的造诣。
恩师历任西北师院中文系副教授、教授、古代文学教研室主任、古籍整理研究所所长、甘肃作协理事、中国文心雕龙学会及中国诗经学会顾问。恩师早年师从国学大师曾运乾,杨树达、钱基博、马宗霍等先生。而受曾、杨两位语言学大师的影响最深。四十年代主要从事音韵文字学研究,论文《等韵驳议》《邪母古读考》曾得到前辈学者的赞赏。著有《诗经蠡测》《邪母古读考》《〈文心雕龙〉注释》等。最突出之著作《文心雕龙译注十八篇》于1963年印出后,即蜚声中外,在港、台、日以至意大利均有影响。后来出版了《文心雕龙注释》《论辨新探》《诗经蠡测》《剪韭轩述学》《声类疏证》等著作,恩师著述达三百万余言。恩师还印出讲义八部,整理出版前人著作八部,在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60余篇。在郭老80高龄之际,应岳麓书社之邀,对《白话文心雕龙》和《白话二十四诗品》进行论证译述,半年内完成了40多万字的著作。恩师的著作《声类疏证》曾作为国家重点图书获“国家教委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还多次荣获省级社科成果最高奖。他的学术研究领域相当广阔:古代文学、古代文论、文学理论等方面的论著既宏富又精深。
恩师在后来的教学中,还时常会提及当年在平越的时候。生活虽然极端艰苦,但是老师们的教学和科研的热情特别高涨,他们把培养人才和弘扬爱国精神结合起来,在大后方为国家做好培养人才的工作,用这种方式积极支持抗战,很多毕业的学生后来也参军上前线了。
此外,赵老还专门提到恩师对青年老师的鼓励,有些工农兵学员上来的年轻老师写作水平不高,恩师也尽量鼓励,从不打击,这一点给他留下深刻的印象。除了学术上的精心指导,恩师在生活上也对学生倍加关怀。校园里很多枣树结的大枣掉落草地,在散步时,恩师会俯身拾起,拾成一堆,洗得干干净净,再送给学生吃。赵老回忆到此处时,眼里依稀有泪光在闪烁。他的脑海中或许浮现起当年恩师的模样,大枣卧在恩师手上,沾着水珠,穿越时光,遥远地滋润了今日的眼眸。这是一个学生对老师最真切的回忆。
从西北师范大学出来,我们此次兰州寻访郭晋稀老先生之行顺利完成。老先生的形象变得丰满、立体、具象起来,一位傲骨嶙峋、不断追求学术造诣,坚持教育救国理念的学者,曾在风华正茂的年纪与国立桂林师范学院结缘,后来只身前往大西北支边任教,为中国古代文学、古典文献学做出突出贡献。即便他在平越只有短暂的一年,但在这峥嵘的岁月中,他亲身践行着“尊师重道,敬业乐群”的要求,不负这背后承载的厚重分量,让后人深刻体会到了“传承红色基因,赓续师范根脉”这十二个字的光荣使命。
回到桂林的第二天,郭令原先生又发来微信,说在他父亲留存的书信中,发现一些新线索。一位是来自湖南师范大学杨继本的书信、另一位是来自广西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吴佩蓉的书信,两人在和郭晋稀的通信中,都曾提到当年在平越时的往事,似乎两位也是当年西迁岁月的亲历者。口述校史的线索似乎又有了拓展延伸,如同抽丝剥茧般,藏在先辈记忆里的校史召唤着我们继续探寻。尽管那些历史现场我们无法亲历,但岁月仍然闪耀在记忆的深处,在当时只道寻常的书信里,一点一点为我们展开它永不褪色的印记。
在那段硝烟弥漫的艰难岁月中,先辈们坚持传承红色基因,赓续师范根脉,克服万千困难,坚持教育报国,可谓是于困境中坚挺着脊梁,于苦难里缔造出精神,这如何不是一场文人的“长征”?西迁岁月值得我们继续深入挖掘。我们口述校史团队更要切实担负使命,秉承和时间赛跑的“抢救”史料精神,继续挖掘这段鲜为人知却伟大不朽的光荣历史,激励更多的师大后辈接续奋斗、奔涌向前,共同见证师大古与今的交辉。
访谈时间:2024年4月28日上午8:30
访谈地点:甘肃省兰州市安宁区北滨河西路保利·金香槟小区
受访人:郭令原
访谈时间:2024年4月28日上午10:30
访谈地点:甘肃省兰州市安宁区西北师范大学文学院办公室
受访人:赵逵夫
口述校史团队:赵铁、王董、董晓艳、杨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