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报》报道我校体育系77级校友——刘江南:新型足校领路人

  • 2015/02/17 | 作者:校友总会秘书处 |227次浏览

    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网对我校体育系77级校友——刘江南:新型足校领路人进行了报道,现将报道内容转载如下:


                             刘江南:新型足校领路人

  他曾担任2010年的第16届亚运会组委会副秘书长,为确保亚运会的成功举办立下汗马功劳。 

  他是一名大学教授,曾担任广州体育职业技术学院院长,并自2007年起,担任华南师范大学博士导师,培养硕士、博士40多人。 

  他曾长期担任广州市体育局党委书记、局长,执掌广州体育发展的大舵。 

  2012年,他离开行政岗位,来到广州恒大足球学校担任执行校长,当起了这所新型足球学校的掌门人。 

  他就是刘江南。 

  由于长期在广州工作,在广州体育界,刘江南的名字家喻户晓并不奇怪。而在中国足球界,刘江南的名字也如雷贯耳,因为他在中国足协当了11年的副主席,长时间接触足球。 

  “我们要打造一所新型的足球学校。”一到恒大足校,刘江南就提出了这样的办学目标。 

  随后,刘江南先后考察了西班牙皇家马德里、德国拜仁慕尼黑等世界一流足球俱乐部的青训体系,还有里皮发迹的地方——尤文图斯,以及阿贾克斯、克鲁伊夫体系。 

  考察结束,刘江南感叹,这些俱乐部在训练方法上,尽管每一家都有所不同,但是在他们之间存在着一些在青少年足球人才培养方面共有的最基本的要求和理念,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我也不同意说今天学西班牙明天学德国后天学荷兰,其实把人家摸透了,基本东西是一样的。我希望通过对他们的了解、学习、借鉴,建立一套适合中国青少年发展的足球青训体系,为我们所用。”刘江南对记者说。 

  “我们与传统足球学校最大的区别就是,我们学校将体育和文化课学习结合在一起,以基础学习为主,用人大附中的优秀教师资源带动学生文化成绩的提高,用西班牙的优秀足球教练带学生进行科学的足球训练。”提到学校的最大办学特色,刘江南说,传统足球学校注重专业成绩,学生训练量大,文化成绩不理想。而在普通学校里,很多学生因不认识足球导致不想踢球,因场地、时间限制不能踢球,因缺专业教练而不会踢球,因没有激励政策、怕受伤不愿踢球。“我们学校就是要解决这些难题。” 

  为此,学校引进了10人的人大附中教师团队,20多人的西班牙教练团队,并为学生建专业的水疗养设施,购买最先进的训练器材。 

  前不久,几位尤文图斯俱乐部的工作人员来学校考察时不禁感叹:“这些学生用的器材,跟我们俱乐部的队员用的一模一样。” 

  如今,经过两年多的实践,学校在文化课及足球训练方面都取得了令人刮目相看的成绩。 

  今年1月,教育部体卫艺司司长王登峰来到学校考察。在充分了解学校办学条件规模,软硬件设施,观看了孩子们的学习、训练与生活,在赛场上和家长沟通,并听取了刘江南的汇报后,他说,相比传统足球学校,恒大足校的这套东西更具有可操作性,恒大足校就是校园足球特色学校的典型。《中国教育报》2015年2月15日第3版

     中国教育新闻网报道链接:
     http://www.jyb.cn/china/rwfc/201502/t20150215_613505.html

    中国教育报报道链接:
    http://paper.jyb.cn/zgjyb/html/2015-02/15/node_4.htm


          作      者: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教育报记者:王强 黄蔚
          发布单位:宣传部
 
刘江南

中国教育报报道截图

中国教育网报道截图